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1.論洞簫音波按摩 (8 page)

 

論洞簫音波按摩



洞簫音波按摩,是一種氣功按摩,它用氣來作功,氣的流動產生壓力分佈的變化,而有類似氣象衛星雲圖的陰陽動態變異,這種氣壓的陰陽變異,會引導血液的流注,或氣化擴散,或液化凝聚,將使血液分子隨氣流的韻律美妙地婆娑起舞,舞成氣血的樂章。


談到氣血的樂章,首先要明白氣是什麼?氣是血液的壓力波動,是一種機械波,而音樂的律動正好也是一種機械波的和諧律動。人體要有活力地健康運作,就要維持氣血壓力波的和諧律動。


說到律動,我們要知道律是什麼?然後依律而動,是謂律動,否則即是躁動。


律屬於音律的範疇。談到音律,讓我們先用鋼琴為例,具體地討論。鋼琴的音階結構符合了什麼樣的數學規律呢?答案是十二平均律,更正確地說是十二幾何平均律。


現在開始說明十二平均律。先說十二,十二是七加五,七個白鍵加五個黑鍵一組十二鍵,每十二個鍵一組,分佈在二倍頻率寬度(頻寬)範圍內。


什麼是頻率?頻率是一秒內看到的波動或振動次數。每秒振動一次,波動頻率就是一赫茲(Hz),每秒振動十次,波動頻率就是十赫茲(Hz)。


如果有一天你站在淡水河岸邊,打開你眼球的高速攝影能力,看到一隻蜻蜓每秒搧動翅膀四百四十次,那麼你就會看到水面每一秒產生四百四十個水波峰,也會聽到一個音高四百四十赫茲的A4音,這個四百四十赫茲的A4音就是現行鋼琴的國際標準音高。A4音,是某一個白琴鍵的名稱,也是一個音名。所有琴鍵的音高赫茲值,都是以A4音的音高頻率為基準,代入十二平均律的數學關係式加以運算而得出音高頻率值。


十二平均律規定鋼琴琴鍵音高,由最左鍵到最右鍵的音高頻率赫茲值序列,是一個由小到大的上行等比數列,這個上行等比數列的公比是二開十二次方根,m = 122 ≈ 1.059463。鋼琴以A4音為基準,每往右移一個琴鍵,音高增益乘以m。每往左移一個琴鍵,音高減損除以m。也就是形成了一個A4音高乘以 mj的函數關係,+j 代表上行(右移)j 個鍵(j 個半音),-j 代表下行(左移)j 個鍵(j 個半音),上行12個鍵,音高增益為 m12 (= 2)倍,下行12個鍵,音高減損為 m-12 (= 1/2)倍。也就是說一組七白五黑十二鍵的音高被裝在二倍頻寬的範圍內,而連續的七白鍵加一白鍵共八白鍵,正好占滿二倍頻寬,也就是鋼琴的高八度音,正好就是二倍頻關係。


在二倍頻寬的範圍內,去設計音高爬梯的音階高度變化,就是音律學所要關注的律制問題。為什麼要在二倍頻範圍內設計音階爬梯的音高變化呢?因為人類的聽覺心理感知認為鋼琴的二個二倍頻音的氣質是相當的,就像大小兩尊佛像,氣質相當長得一模一樣,只是尺寸大小是兩倍大小。所以二倍頻會被認知為一個回到圓滿的圓,有回到原點的感覺。就像從二樓的樓地板,經由音階樓梯逐級而上到了三樓的樓地板,又回到樓板的平穩感知。這種平穩的感覺屬於一種陰性的能量感知,而二倍頻這種對偶的偶數關係,在陰陽學說來看也是一種陰性穩定的力量。


那什麼樣的音頻感知會有陽性升發前進的動力感知呢?答案是三倍頻。所以古代的律學設計是用三倍頻來生出音階。古代律學是以鋼琴C4中央白鍵的音高當基準音,決定好這個C4音高之後,鑄成黃鐘,置於廟堂,成為生音基準。再鑄一個二倍頻的清黃鐘C5音高,成為國家頂流定音。當國政紊雜,以下犯上作亂時,就說是黃鐘毀棄,瓦釜雷鳴,其音不正。清黃鐘代表國家王權的神性追求賴於清德;黃鐘代表文武百官的人倫體現賴於仁德。所以說大清王朝有大清天下之胸襟。


回到三之陽數,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的道一二三在音律學上的具體演繹,就是先道出基準的一倍頻 fb 黃鐘,為坤為地。再生出二倍頻 2fb 清黃鐘,為乾為天,然後生出氣質同於三倍頻的二分之三倍頻。為什麼是二分之三倍頻,因為三倍頻出格,出天地為二一之格,於是將三除以二,使三之數回到天地二一之間。這樣三個音就生成了,接下來的音就都如此這般處置,乘三出格就除以二,除以二還是出格再除以二,直到合格於天地二一之間。以上的生音方法,古中國叫做三分損益律,西方畢達哥拉斯學派叫做五度相生律。


三分損益律會有清黃鐘不歸原的問題,因為它的數學演算式是3m/2n,分子不斷乘三,分母不斷除以二,分子永遠是奇數,分母永遠是偶數,不可能整除化為二,能化為二是清黃鐘歸原,不能化為二是清黃鐘不歸原,不歸原,在聽覺認知上會產生突兀不圓滿的感覺,也就是唱到最高音之後再往上一個音會有踩空頓挫失去重心的感覺。


為了解決這個罣礙的問題,人類經過了數千年的奮鬥,終於到明朝皇族王子朱載堉提出十二平均律時,把這個聽覺美感的痛點給解決了。但中原文化習慣轉化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於是十二平均律在中原一直沒有被實踐,被實踐的是五音十二律。那麼實踐十二平均律的鋼琴又是怎麼回事呢? 據說「十二平均律」經由傳教士傳到西方後,巴赫(1685年—1750年)根據十二平均律,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架鋼琴。


回到中原的五音十二律。五音應人,十二律應天地氣侯之變。五音正人,十二律正天地之氣。五音是十二律的子集合,換句話說十二律是五音外加七音,五加七為十二,故稱十二律。這十二律裡面的五音是用中原所稱的三分損益律去產生的,也就是畢達哥拉斯學派的五度相生律。十二律中的其它七個音,又是如何產生的呢?這裡面有一個關於黃帝與伶倫的故事。


《呂氏春秋》古樂的故事:黃帝命令伶倫作音律,伶倫依據鳳凰的鳴叫聲製作出十二根長短不一的竹管,律管,完成了十二律呂的定音;根據這十二個音高,再鑄造了十二個大鐘,演奏華美的上古音樂《咸池》。


十二律呂按《國語·周語下》分為六陰律、六陽律。陽律稱為「律」,陰律稱為「呂」。六律為「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六呂指「大呂、夾鍾、仲呂、林鍾、南呂、應鐘」。


《禮記·月令》:十二律呂對應著十二個月份。如果將對應十二律的每根律管中填入蘆葦灰,當某個月份來臨時,相對應的律管中的蘆葦灰就會飛動起來,叫做「吹灰候氣」,可用以探測天地陰陽節氣的變化。只是這個實驗的操作細節今人已不知若何。


六律六呂按其管長由長到短排序如下:黃鐘(81)、大呂(76)、太簇(72)、夾鍾(68)、姑洗(64)、仲呂(60)、蕤賓(57)、林鍾(54)、夷則(51)、南呂(48)、無射(45)、應鐘(42)。從大呂(76)到仲呂(60),是一個公差為負4的等差數列。從仲呂(60)到應鐘(42),是一個公差為負3的等差數列。十二律當中有五音,黃鐘(81)、太簇(72)、姑洗(64)、林鍾(54)、南呂(48),以上五音以三分損益律產生。其它七音以天地陰陽節氣對應產生。


但是應用到人體音波按摩,這樣的律制管長(頻率音高)真的合乎人體經絡氣脈的數理關係嗎?《黃帝內經·靈樞》雖然有說:五臟應五音,六腑應六律,六律建陰陽諸經而合十二經脈。但五音六律的真正操作型定義,我們在古典文獻上始終找不到明確的音高頻率數值。因此,我們將目光轉到當代名家的研究著作。


根據頂尖科學家王唯工教授一生心血的偉大著作:氣的樂章(ISBN13/ 9789867975508),此書明確論證,身體血液的配送方式是採用分頻多工諧波控制系統,也就是說黃帝內經所言之肝經血脈壓力波振動頻率為一倍頻(fp),腎經為二倍頻(2fp),脾經為三倍頻(3fp),肺經為四倍頻(4fp),以上四個血脈壓力波振動頻率,合稱為陰脈。另外,陽脈包含六腑:胃、膽、膀胱、大腸、三焦、小腸,其血脈壓力波振動頻率依序為五、六、七、八、九、十倍頻(5fp、6fp、7fp、8fp、9fp、10fp)。若某人在靜止休息狀態下,測量得到每分鐘(60秒)脈搏72下,則此人之肝經血脈壓力波振動頻率為 fp =72/60 =1.2 (Hz)。


現今樂器之音階頻率大多對準鋼琴音階。鋼琴的主要七個中央白琴鍵音之音名,可依音高頻率順序,由低至高(上行),稱為 C4, D4, E4, F4, G4, A4, B4。以上七個音名的音高頻率赫茲(Hz)值,可依序以 C4, D4, E4, F4, G4, A4, B4 分別標記之。


音名 C4, D4, E4, F4, G4, A4, B4,其上行八度音(即二倍頻)的音名,可依序以 C5, D5, E5, F5, G5, A5, B5 分別稱謂之。音名 C4, D4, E4, F4, G4, A4, B4,其下行八度音(即二分之一倍頻)的音名,可依序以 C3, D3, E3, F3, G3, A3, B3 分別稱謂之。


j ∈ Z 整數,音名 Cj, Dj, Ej, Fj, Gj, Aj, Bj ,其對應音高頻率Hz值可依序以Cj, Dj, Ej, Fj, Gj, Aj, Bj 分別標記之。記得上行八度音的二倍頻關係,也就是 Cj+1 = 2Cj 的數學等式關係。音名C0, D0, E0, F0, G0, A0, B0可依序簡稱為C, D, E, F, G, A, B。音名C, D, E, F, G, A, B對應的音高頻率Hz值,也可依序以C, D, E, F, G, A,B分別簡化標示之。也就是說C, D, E, F, G, A, B,可依序分別代表音名C0, D0, E0, F0, G0, A0, B0,也可依序分別代表音高C0, D0, E0, F0, G0, A0, B0 頻率赫茲(Hz)值。此外,C的升半音以C#代表之,D的降半音以Db代表之,D的升半音以D#代表之,E的降半音以Eb代表之,F的升半音以F#代表之,G的降半音以Gb代表之,G的升半音以G#代表之,A的降半音以Ab代表之,A的升半音以A#代表之,B的降半音以Bb代表之。也就是說除了C, D, E, F, G, A, B序列音之外,還有C#, Db, D#, Eb, F#, Gb, G#, Ab, A#, Bb十個序列音。


j ∈ Z 整數,音名 Cj, Dj, Ej, Fj, Gj, Aj, Bj  間,其音高頻率Cj, Dj, Ej, Fj, Gj, Aj, Bj 的數學關係,若以十二平均律規範之,即為現今之鋼琴標準音階關係,且國際音樂標準音以 A4= 440 (Hz) 為標準音。因為十二平均律會使得 C# = Db < D# = Eb < F# = Gb < G# = Ab < A# = Bb,剛好是五組半音,故鋼琴在七個連續的白鍵中,即音名 Cj, Dj, Ej, Fj, Gj, Aj, Bj  間,配置五個黑鍵,五個黑鍵依音高序列可用 C#j, D#j, F#j, G#j, A#j 分別代表其音名,其音高頻率值可用 C#j, D#j, F#j, G#j, A#j 代表之。


少數傳統樂器,如古琴或與古琴有相應關係的簫(琴簫),其音名雖可襲用Cj, Dj, Ej, Fj, Gj, Aj, Bj ,但其音高頻率Cj, Dj, Ej, Fj, Gj, Aj, Bj 的數學關係,改以三分損益律規範之。


十二平均律,用二開十二次方根,這個固定的常數值,當成等比數列的公倍數,去產生音階序列。十二平均律所產生的音階序列,其音高雖近似三分損益律的音階序列,但原本存在於三分損益律 Cj, Dj, Ej, Fj, Gj, Aj, Bj  任意二音之間的音高頻率Hz比值,所固有之有理數(兩個整數比)關係無法完整保留,故十二平均律破壞了三分損益律任意二音之間的和諧關係,即有理數(兩個整數比)關係。


因此,本文將提出一個音階生成函數,太平律,其生成之音高頻率Hz值,可以自然數(N)表示之,如此,則能保證  Cj, Dj, Ej, Fj, Gj, Aj, Bj  任意二音之間的Hz比值,完整保有有理數關係。


太平律的音階生成函數其基準音階C音,可具體化為 fp 的整數倍,以應合肝經頻率諧波關係。同時在 Cj, Dj, Ej, Fj, Gj, Aj, Bj 七個序列音,再加上一個下行低八度的Bj-1音,共八個序列音之中,能具體出現五、六、七、八、九、十倍頻諧波關係,以應合六腑血脈壓力波振動頻率諧波關係。


fg 表示音頻閘門寬度(頻寬)Hz值,設基準頻為 fb = 2fg。用 I 表示音名註標,即 I ∈ {C, D, E, F, G, A, B}。另外 nC, nD, nE, nF, nG, nA, nB 依序分別表示音名 C, D, E, F, G, A, B 對 fb 基準頻的音頻增量Hz值,也就是說 C, D, E, F, G, A, B 音的音高頻率,分別是2fg + nC,2fg + nD,2fg + nE,2fg + nF,2fg + nG,2fg + nA,2fg + nB,其中C音的第 j 個高八度音的音高可以用計算式 2j (2fg + nC)表示之, 記得 j ∈ Z 整數,同時C音的第 j 個低八度音的音高可以用計算式 2-j (2fg + nC)表示之,此外,D, E, F, G, A, B音的第 j 個八度音的音高也可以類似的計算式表示。因此,我們可以將 C, D, E, F, G, A, B 音的第 j 個八度音的音高頻率,依序以 C j, D j, E j, F j, G j, A j, B j 標記表示之,其中 j ∈ Z。


令一維陣列 n = (nC, nD, nE, nF, nG, nA, nB),換言之陣列元素 nI ∈ { nC, nD, nE, nF, nG, nA, nB}。令Δ= fg /4,設定 n = (nC, nD, nE, nF, nG, nA, nB) = (nC, nC+Δ, nC+2Δ, nC+2.5Δ, nC+4Δ, nC+5.5Δ, nC+7Δ)。進一步設定 nC = 0, 則 n = (nC, nD, nE, nF, nG, nA, nB) = (0, Δ, 2Δ, 2.5Δ, 4Δ, 5.5Δ, 7Δ),也就是說 C, D, E, F, G, A, B 音的音高頻率,分別是2fg,2fg +Δ,2fg +2Δ,2fg +2.5Δ,2fg +4Δ,2fg +5.5Δ,2fg +7Δ。


記得Δ= fg /4,則 C, D, E, F, G, A, B 音的音高頻率,可分別表示為8Δ,9Δ,10Δ,10.5Δ,12Δ,13.5Δ,15Δ。也就是說,(Cj, Dj, Ej, Fj, Gj, Aj, Bj) = (8Δ×2j,9Δ×2j,10Δ×2j,10.5Δ×2j,12Δ×2j,13.5Δ×2j,15Δ×2j)。因此,比值Cj:Dj:E j=8:9:10,比值 D j: F j: G j: A j: B= 9:10.5:12:13.5:15 = 6:7:8:9:10。因為B j 的二分之一(0.5)倍頻是B j-1,比值 B j-1: D j: F j: G j: A j: B j = 5:6:7:8:9:10。於是可用B j-1,D j, F j, G j, A j, B j 六個音,具體實現五、六、七、八、九、十倍頻的比值關係,應合人體六腑血脈壓力波振動頻率比值關係。


以上的音階設計,使得(C j, D j, E j, F j, G j, A j, B j) = (8Δ×2j,9Δ×2j,10Δ×2j,10.5Δ×2j,12Δ×2j,13.5Δ×2j,15Δ×2j)。因此七個音的音階頻率比值
C:D:E:F:G:A:B = 8:9:10:10.5:12:13.5:15,可簡化表示成
C:D:E:F:G:A:B = 1:(9/8):(5/4):(21/16):(3/2):(27/16):(15/8),不同於純律的音階頻率比值1:(9/8):(5/4):(4/3):(3/2):(5/3):(15/8)。此外,印度音律,在二倍頻音程中,雖設有二十二個音階,卻沒有C:F = 1:(21/16)音階頻率比值,因此印度音律仍然不能完整應合人體六腑血脈壓力波振動頻率比值關係,無法在二倍頻八度音程內,具體實現五、六、七、八、九、十倍頻的比值關係。


依據前面的說明,可知當音階頻率比值 C:D:E:F:G:A:B = 1:(9/8):(5/4):(21/16):(3/2):(27/16):(15/8),則音頻比值 B j-1: D j: F j: G j: A j: B j = 5:6:7:8:9:10,能具體出現五、六、七、八、九、十倍頻率關係,應合六腑血脈壓力波振動頻率關係。如此的音階頻率比值關係,還能完備十個倍頻諧波音階序列,應合四陰脈及六陽脈的頻率比值關係。接著說明十個倍頻諧波音階序列如何產生。


注意 B2: D3: F3: G3: A3: B3 = 5:6:7:8:9:10,D 3 = 2D2,G 3 = 2G2 = 4G1= 8G0,所以 G j: G j+1: D j+2: G j+2:B j+2: D j+3: F j+3: G j+3: A j+3: B j+3 =
2j G0 : 2j G1 : 2j D2 : 2j G2 : 2j B2 : 2j D3 : 2j F3 : 2j G3 : 2j A3 : 2j B3 =
G0 : G1 : D2 : G2 : B2 : D3 : F3 : G3 : A3 : B3 =
G3/8 : G3/4 : D3/2 : G3/2 : B2 : D3 : F3 : G3 : A3 : B3 =
G3/8 : G3/4 : D3/2 : G3/2 : 5 : 6: 7 :8 : 9 : 10 =
8/8 : 8/4 : 6/2 : 8/2 : 5 : 6: 7 :8 : 9 : 10 = 1:2:3:4:5:6:7:8:9:10,可見能在四個(j, j+1, j+2, j+3)八度音程內完備十個倍頻諧波音階序列,應合四陰脈及六陽脈的頻率比值關係。於是本文提出六脈十全律如下。


六脈十全律:令二維音階陣列生成函數 H7(C)= I j =2j C mI,其中 I 用來標註音名,即 I ∈ {C, D, E, F, G, A, B},j ∈ Z,j 用來標註第 j 個八度音,C為音名C0之音高頻率值。令一維陣列 m = (mC, mD, mE, mF, mG, mA, mB) = (1, 9/8, 5/4, 21/16, 3/2, 27/16, 15/8),換言之陣列元素 mI ∈ { mC, mD, mE, mF, mG, mA, mB}。以上,H7六脈十全律音階生成函數,其音高頻率比值 Cj: Dj:Ej: Fj: Gj: Aj: Bj = 1:(9/8):(5/4):(21/16):(3/2):(27/16):(15/8)。依據之前的說明,可知 H7 生成的音階能在四個八度音程內完備十個倍頻諧波音階序列,應合四陰脈及六陽脈的頻率比值關係。故以H7 代表六脈十全律


雖然六脈十全律已能完整應合人體四陰脈及六陽脈的頻率比值關係,並用以指導鋼琴的白鍵調音,但不足以應對鋼琴的黑鍵調音。為使既有的鋼琴演奏技法及樂譜不須改變,本文主張保有原來鋼琴黑鍵的存在,不加以去除。


因而需要進一步提出音階生成函數用來指導如鋼琴黑鍵之音階頻率設計。鋼琴在一個八度音(即二倍頻)的範圍內,會有五個黑鍵,依音高序列其音名可用 C#j, D#j, F#j, G#j, A#j 代表之,其音高頻率值可用 C#j, D# j, F# j, G# j, A# j 代表之。為了律定如鋼琴的黑鍵音階頻率,本文提出五運純律,用來生成鋼琴黑鍵音高 C#j, D# j, F# j, G# j, A# j 頻率值。


五運純律:令二維音階生成函數 H+5(C, m#) = i j = mi m# C j = mi m# 2 j C, 其中 i 用來標註音名,即 i ∈ {C#, D#, F#, G#, A#},j ∈ Z,j用來標註第 j 個八度音。m# 用來表示音名Cj 的音高頻率值(C j)之增益量,限定1< m# < 9/8 =1.125。令一維陣列 m =  (mC#, mD#, mF#, mG#, mA#),換言之陣列元素 mi ∈ { mC#, mD#, mF#, mG#, mA#}。以上,H+5五運純律音階生成函數。故於本文又以 H+5 代表五運純律


五運純律進一步分成陰準、陽準、中準,共三準。五運純律陰準,又稱法地律,法地律標記為 H+50。五運純律陽準,又稱法天律,法天律標記為 H+51。五運純律中準,又稱法紀律,法紀律標記為 H+52


法地律:令二維音階陣列生成函數H+50(C, m#) = i j = mi m# C j = mi m# 2 j C,其中 i 用來標註音名,即 i ∈ {C#, D#, F#, G#, A#},j ∈ Z,j用來標註第 j 個八度音。m# 用來表示音名 Cj 的音高頻率值(C j)之增益量,限定1< m# < 9/8 =1.125。令一維陣列 m = (mC#, mD#, mF#, mG#, mA#) = (1, 9/8, 21/16, 3/2, 27/16),換言之陣列元素 mi ∈ { mC#, mD#, mF#, mG#, mA#}。以上,H+50 為法地律音階生成函數,故於本文以 H+50 代表法地律,其音高頻率比值C# j: D# j: F# j: G# j: A# j = 1: 9/8: 21/16: 3/2: 27/16 = C j: D j: F j: G j: A j


法天律:令二維音階陣列生成函數H+51(C, m#)= i j = mi m# C j= mi m# 2 j C,其中 i 用來標註音名,即 i ∈ {C#, D#, F#, G#, A#},j ∈ Z,j用來標註第 j 個八度音。m# 用來表示音名Cj 的音高頻率值(C j)之增益量,限定1< m# < 9/8 =1.125。令一維陣列 m = (mC#, mD#, mF#, mG#, mA#) = (1, 9/8, 4/3, 3/2, 5/3),換言之陣列元素 mi ∈ { mC#, mD#, mF#, mG#, mA#}。以上,H+51 為法天律音階生成函數,故於本文以H+51 代表法天律,其音高頻率比值C# j: D# j: F# j: G# j: A# j = 1: 9/8: 4/3: 3/2: 5/3 = G j-1: A j-1: C j: D j: E j


法紀律:令二維音階陣列生成函數H+52(C, m#)= i j = mi m# C j= mi m# 2 j C,其中 i 用來標註音名,即 i ∈ {C#, D#, F#, G#, A#},j ∈ Z,j用來標註第 j 個八度音。m# 用來表示音名Cj 的音高頻率值(C j)之增益量,限定1< m# < 9/8 =1.125。令一維陣列 m = (mC#, mD#, mF#, mG#, mA#) = (1, 9/8, 127/96, 3/2, 161/96),換言之陣列元素 mi ∈ { mC#, mD#, mF#, mG#, mA#}。以上,H+52 為法紀律音階生成函數,故於本文以 H+52 代表法紀律,其音高頻率比值C# j: D# j: F# j: G# j: A# j = 1: 9/8: 127/96: 3/2: 161/96。其中,法紀律之mF# ,為法地律mF# 與 法天律mF#之算數平均。法紀律之mA# ,為法地律mA# 與 法天律mA#之算數平均。


為了融合法地律、法天律,本文進一步提出法道律。法道律:令二維音階陣列生成函數H+7(C, m#) = i j = mi m# C j= mi m# 2 j C,其中 i 用來標註音名,即 i ∈ {C#, D#, F#, Gb, G#, Ab, A#},j ∈ Z,j用來標註第 j 個八度音。m# 用來表示音名Cj 的音高頻率值(C j)之增益量,限定1< m# < 9/8 =1.125。令一維陣列 m = (mC#, mD#, mF#, mGb, mG#, mAb, mA#) = (1, 9/8, 21/16, 4/3, 3/2, 5/3, 27/16),換言之陣列元素 mi ∈ { mC#, mD#, mF#, mGb, mG#, mAb, mA#}。以上,H+7 為法道律音階生成函數,故於本文以 H+7 代表法道律,其音高頻率比值C# j: D# j: F# j: Gb j: G# j: Ab j : A# j = 1: 9/8: 21/16: 4/3: 3/2: 5/3: 27/16。


綜合以上的說明,本文所提出的律制,統稱為太平律,以H代表之。也就是說, H = { H7H+7H+50、H+51H+52},表示太平律(H)包含六脈十全律( H7)、法道律(H+7)、法地律(H+50)、法天律(H+51)、法紀律(H+52)。


H7(16)生成之二維音階陣列如表一所示。H7(48)、H7(80)生成之二維音階陣列如表二、表三所示。本文所提出的H7(48)音階生成函數其C j音,可具體化為 fp =1.2Hz的整數倍,以應合肝經頻率 fp 諧波關係。

表一,H7(16)

I

J

0

1

2

3

4

5

C

16

32

64

128

256

512

D

18

36

72

144

288

576

E

20

40

80

160

320

640

F

21

42

84

168

336

672

G

24

48

96

192

384

768

A

27

54

108

216

432

864

B

30

60

120

240

480

960


太平律實施例一:六孔洞簫,其筒音、第一孔音、第二孔音、第三孔音、第四孔音、第五孔音、第六孔音音高頻率值,可參照H7(16),取其序列音高(C3, D3, E3, F3, G3, A3, B3) = (128, 144, 160, 168, 192, 216, 240),再根據以上的頻率值去決定出音氣孔的物理位置。


太平律實施例二:將六脈十全律H7與法紀律H+52(或法地律H+50、或法天律H+51)合用,生產新發明之電子琴。其中參數C,可固定設定為C=48,或是由數位手環即時取得的心跳頻率fp無線傳送設定之,例如 C = 40fp。其中參數m#可固定設定為m#=17/16,或是由數位手環即時取得的血壓P值無線傳送設定之,例如m# = min[1.12499, max(1.09,/10)]。函數 min[a,b]會在a, b 兩數中取出較小的數。函數max(c,d)會在 c, d 兩數中取出較大的數。


表二,H7(48)

I

J

0

1

2

3

4

5

C

48

96

192

384

768

1536

D

54

108

216

432

864

1728

E

60

120

240

480

960

1920

F

63

126

252

504

1008

2016

G

72

144

288

576

1152

2304

A

81

162

324

648

1296

2592

B

90

180

360

720

1440

2880



表三,H7(80)

I

J

0

1

2

3

4

5

C

80

160

320

640

1280

2560

D

90

180

360

720

1440

2880

E

100

200

400

800

1600

3200

F

105

210

420

840

1680

3360

G

120

240

480

960

1920

3840

A

135

270

540

1080

2160

4320

B

150

300

600

1200

2400

4800



太平律能讓樂器的音階頻率與黃帝內經所說的十二經絡六腑血脈壓力波產生和諧的共振關係,讓音樂昇華到音藥的境界,使亞健康(中醫所言陰虛陽亢)的人們透過演奏符合太平律的樂器,調理六腑血脈壓力波達到和諧健康狀態(中醫所言陰平陽祕)。使生病的人們在服下醫師處方的藥劑後,透過演奏符合太平律的樂器,讓藥物分子更有效地經由適宜的血脈壓力波分布配送到藥劑該抵達的病症處,從而加速康復期程。順著這樣的概念,我們依據太平律,發明了衛康簫(註冊商標 We can Xiao),用來增進人體衛氣,實踐洞簫音波按摩養生。


這一路走來,剛好是八年抗戰,從2017年到2025年,共八年的的沈吟探索才得以發明太平律衛康簫,期望有志於音樂治療的仁人志士,可以接踵前進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