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7.衛康簫音頻經絡應合關係 (2 page)

 

衛康簫音頻經絡應合關係



我們發明的專利衛康簫是六孔洞簫,設計採用前五孔後一孔的方式配置,六個孔的孔音再加上全閉孔的筒音,一共有七個音。筒音C音其音頻為256赫茲,六個孔音由下到上,第一孔音D音其音頻為288赫茲,第二孔音E音其音頻為320赫茲,第三孔音F音其音頻為336赫茲,第四孔音G音其音頻為384赫茲,第五孔音A音其音頻為432赫茲,第六孔音B音其音頻為480赫茲。


在我們探討衛康簫的音頻比值關係之前,讓我們先復習一下臟腑的經脈振動頻率比值關係。肝經1(倍頻),腎經2(倍頻),脾經3(倍頻),肺經4(倍頻),胃經5(倍頻),膽經6(倍頻),膀胱經7(倍頻),大腸經8(倍頻),三焦經9(倍頻),小腸經10(倍頻)。詳於王唯工教授的鉅著,氣的樂章,ISBN:9786267118962。


現在我們來探討衛康簫的音頻比值關係。C:D:E = 256 : 288 : 320 = 8 : 9 : 10,

所以我們可以接續吹奏衛康簫的C(8)、D(9)、E(10)三個音,那就會應合到大腸經8(倍頻),三焦經9(倍頻),小腸經10(倍頻),等於是讓能量流動經由大腸8、三焦9再到小腸10,達到按摩大腸經再按三焦經再按小腸經的作用。


注意 F:G:A:B = 336 : 384 : 432 : 480 = 7: 8 : 9 : 10,所以我們可以接續吹奏衛康簫的G(8)、A(9)、B(10)三個音,一樣會應合到大腸經8(倍頻),三焦經9(倍頻),小腸經10(倍頻),也等於是讓能量流動經由大腸8、三焦9再到小腸10,也是達到按摩大腸經再按三焦經再按小腸經的作用。


漢醫用針扎在穴位上,可以對經絡的能量虛實進行增減補洩。同一根針扎在同一個穴位上,就像音響的音量開關旋鈕一樣,可以透過手法轉動音量的大小,進行能量的補洩調度。我們大膽假設音頻調高的過程為補為增益為陽氣升發,音頻調低的過程為洩為減損為陽氣下沈,音頻不動如如為太極為非陰非陽為穩定。


猜測吹奏衛康簫的順序如果是經由 C:D:E=8:9:10 三個音,再到 G:A:B=8:9:10 三個音,那麼就會增補大腸8、三焦9再到小腸10的能量。猜測吹奏順序如果反過來,是經由 B:A:G=10:9:8 三個音,再到 E:D:C=10:9:8 三個音,那麼就會減損小腸10、三焦9再到大腸8的能量。以上就是我們用衛康簫進行類似於針炙補洩的發想概念,期待有更多的學者專家設計實驗加以驗證為真或為偽。


吳清忠老師在人體復原工程一書中大力推薦讀者經常按摩膀胱經以排出體內廢棄物,這個概念筆者非常贊同。此外,天才中西醫師郭育誠博士也勸他的病人每幾天就對膏肓穴進行一次刮痧理療,而膏肓穴正好也是在膀胱經上。所以,讓我們來想想如何用吹奏衛康簫音頻旋律來達到類似按摩膀胱經的效果。以下是我們的猜想,尚待科學實驗證明真偽。


猜想按摩膀胱經排毒的音頻設計是將能量導入膀胱經7(倍頻)。注意衛康簫音頻比值關係,D:F:G:A:B=6:7:8:9:10。因此我們建議吹奏衛康簫的音名順序如下,B:F=10:7小腸10到膀胱7,A:F=9:7三焦9到膀胱7,G:F=8:7大腸8到膀胱7,F:F=7:7循膀胱7,D:F=6:7膽6到膀胱7,F:F:F=7:7:7循膀胱7上中下按摩一次。這樣的猜想或許可以靠郭育誠醫師發明的脈診儀進行驗證。


吳清忠老師也極力鼓吹大家有空時就敲膽經增強氣血能量。那麼我們吹奏衛康簫也想將能量導入到膽經6(倍頻),又該如何吹奏呢?建議吹奏衛康簫的音名順序如下,B:D=10:6小腸10到膽經6,A:D=9:6三焦9到膽經6,G:D=8:6大腸8到膽經6,F:D=7:6膀胱7到膽經6,D:D:D=6:6:6循膽經6上中下按摩一次。


有趣的是B : D=10 : 6 = 5 : 3,是小腸經10到膽經6,也是胃經5到脾經3。A : D=9:6 = 3 : 2,是三焦經9到膽經6,也是脾經3到腎經2。G : D=8 : 6 = 4 : 3,是大腸經8到膽經6,也是肺經4到脾經3。


看看以下三個音的比值關係 B : G : D = 10 : 8 : 6 = 5 : 4 : 3,所以我們可以依序吹動衛康簫的B : G : D 三個連續音,讓能量流經小腸經10到大腸經8再到膽經6,同時也是讓能量流經胃經5到肺經4再到脾經3。


 再看到 C:E:G =  256 :  320 : 384 = 8 : 10 : 12 = 4 : 5 : 6,所以我們可以依序吹動衛康簫的 C : E : G 三個連續音,讓能量流經肺經4到胃經5再到膽經6。


依據漢醫黃帝內經理論,(手太陰肺經4,手陽明大腸經8)相表裡;(手厥陰心包經0,手少陽三焦經9)相表裡;(手少陰心經H00,手太陽小腸經10)相表裡;(足太陰脾經3,足陽明胃經5)相表裡;(足厥陰肝經1,足少陽膽經6)相表裡;(足少陰腎經2,足太陽膀胱經7)相表裡。十二經絡手手相對,足足互應,太陰對應陽明,厥陰對應少陽,少陰對應太陽。其中,六陰經是五臟(肝、心、脾、肺、腎,按木火土金水五行排序)加上心包,心包統理五臟,統歸於陰經,陰經頻率偏下為低頻沈潛。另外,六陽經是六腑:前五腑(含括膽、小腸、胃、大腸、膀胱,按木火土金水五行排序)加上第六腑三焦,三焦交通前五腑,統歸於陽經,陽經頻率偏上為高頻揚升。


之後,我們會進一步地依據以上的概念,再來猜想看看,如何利用衛康簫的音頻經絡應合關係,設計調度十二經絡能量虛實的處方旋律囉!歡迎脈診儀或經絡儀廠商合作研究,進行臨床實驗糾錯驗證,也歡迎音樂創作家編寫衛康簫音藥歌曲,一起共創大業,將音樂推向音藥治療的新境界,為台灣經濟實體再造一座護國神山:大健康產業音藥醫學製樂。